:::
論文分類 | 碩士學位論文 |
---|---|
學號 | 697810101 |
姓名 | 邱凡誠 CHIU, FAN-CHENG |
標題 | 清初耶穌會索隱派的萌芽:白晉與馬若瑟間的傳承與身分問題 The Burgeoning of Jesuit Figurism in Early Qing Dynasty: Joachim Bouvet and Joseph de Prémare in Succession and Their Self-Identification |
指導教授 | 潘鳳娟 Pan, Feng-Chuan |
畢業日期 | 2011-06 |
附件檔案 |   |
參考連結 |   |
摘要 | 1699年前後,耶穌會士白晉(Joachim Bouvet, 1656-1730)開始了其《古今敬天鑒》系列文本的著作,現留存於世的《古今敬天鑒》共有十二種抄本,本文將就其中五種進行研究。《古今敬天鑒》系列抄本的發展過程中分為「深廣化」與「變異」兩階段,第一階段中,白晉不僅將大量新增的引用文獻區分為經典與注釋兩種,在引文無法完整表達自身意見時,也不吝主動發揮,在引文旁以小字闡明想法。而在第二階段,白晉一方面再次擴充了引用的範圍,但原先出現的引文種類區分以及親身說明的文字卻都消失不見,而用以稱呼天主教之神的 |
參考文獻 | (一) 中文古籍 (中文古籍資料排列,以白晉著作為優先,其餘大致依年代先後排列) (法)白晉(Joachim Bouvet),《天學本義》(Chinois 7160),載鐘鳴旦、杜鼎克、蒙曦等編,《法國國家圖書館明清天主教文獻》第二十六冊,台北:利氏學社,2009,頁1-24。 (法)白晉(Joachim Bouvet),《古今敬天鑒》(Chinois 7161),載鐘鳴旦、杜鼎克、蒙曦等編,《法國國家圖書館明清天主教文獻》第二十六冊,台北:利氏學社,2009,頁25-160。 (法)白晉(Joachim Bouvet),《古今敬天鑒》(Chinois 7162),載《鐘鳴旦、杜鼎克、蒙曦等編,法國國家圖書館明清天主教文獻》第二十六冊,台北:利氏學社,2009,頁161-330。 (法)白晉(Joachim Bouvet),《造物主真論─古今敬天鑒》(Chinois 7163),載鐘鳴旦、杜鼎克、蒙曦等編,《法國國家圖書館明清天主教文獻》第二十六冊,台北:利氏學社,2009,頁331-480。 (法)白晉(Joachim Bouvet),《古今敬天鑒─天學本義》(Borg. Cin. 316(14)),香港:香港天主教教區網站:http://archives.catholic.org.hk/books/dth2/index.htm,檢索日期:2011.04.01。 (法)馬若瑟(Joseph Prémare),《儒教實義》,載吳相湘主編,《天主教東傳文獻續編》第三冊,台北:臺灣學生書局,1986,頁1339-1340。 (法)馬若瑟(Joseph Prémare),《六書實義》,載鐘鳴旦、杜鼎克、蒙曦等編,《法國國家圖書館明清天主教文獻》第二十五冊,台北:利氏學社,2009,頁441-502。 (法)馬若瑟(Joseph Prémare),《天學總論》,載鐘鳴旦、杜鼎克、蒙曦等編,《法國國家圖書館明清天主教文獻》第二十六冊,台北:利氏學社,2009,頁481-524。 (法)馬若瑟(Joseph Prémare),《經傳眾說》,載鐘鳴旦、杜鼎克、蒙曦等編,《法國國家圖書館明清天主教文獻》第二十六冊,台北:利氏學社,2009,頁525-571。 (義)利瑪竇(Matteo Ricci)述,(明)燕貽堂校梓,《天主實義》,載吳相湘主編,《天學初函》第一冊(共六冊),台北:臺灣學生書局,1965,頁351-636。 (清)康熙等著,陳垣輯,《康熙與羅馬使節關係文書》,台北:臺灣學生書局,1973年景印本。 (清)陳廷敬等編,《日講四書解義》,香港:迪志文化出版公司,2007。 (清)庫勒納等編,《日講書經解義》,香港:迪志文化出版公司,2007。 (清)牛鈕等編,《日講易經解義》,香港:迪志文化出版公司,2007。 (清)嚴謨,《天帝考》,載吳相湘主編,《天主教東傳文獻續編》第一冊,台北:臺灣學生書局,1986,總頁49-92。 (清)李祖白,《天學傳概》,載吳相湘主編,《天主教東傳文獻續編》第二冊,台北:臺灣學生書局,1986,總頁1043-1068 (清)張星曜,《天儒同異考》,載鐘鳴旦、杜鼎克、蒙曦等編,《法國國家圖書館明清天主教文獻》第八冊,台北:利氏學社,2009,頁429-558。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,《康熙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》(共八冊),北京:檔案出版社,1984-1985。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,《康熙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》,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1996。 (二) 中文論著 (譯作為先,譯作中以國別筆畫數排列,其餘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。) (比)鐘鳴旦(Nicolas Standaert)著,香港聖神研究中心譯,《楊廷筠:明末天主教儒者》,北京: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,2002。 (比)鐘鳴旦(Nicolas Standaert)著,何麗霞譯,《可親的天主:清初基督徒論帝談天》,臺北:光啟文化,1998。 (丹)龍伯格(Knud Lundbæk)著,李真等譯,《清代來華傳教士馬若瑟研究》,鄭州:大象出版社,2009。 (法)杜赫德(Jean-Baptiste Du Halde)編,鄭德弟等譯,《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》(全六冊),鄭州:大象出版社,2001。 (法)安田樸(René Etimble)著,耿昇譯,《中國文化西傳歐洲史》,北京:商務印書館,2000。 (法)費賴之(Louis Pfister)著,馮承鈞譯,《在華耶穌會士列傳及書目》(全二冊),北京:中華書局,1995。 (法)維吉爾‧畢諾(Virgile Pinot)著,耿昇譯,《中國對法國哲學思想形成的影響》北京:商務印書館,2000。 (法)謝和耐(Jacques Gernet)著,耿昇譯,《中國與基督教 ─ 中西文化的首次撞擊》增補本,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3。 (芬)黃保羅(Paulos Huang)著,周永譯,《儒家、基督宗教與救贖》,北京:宗教文化出版社,2009。 (美)鄧恩(George Dunne)著,余三樂等譯,《巨人的一代》,台北:光啟文化,2008。 (美)白詩朗(John Berthrong)著,彭國翔譯,《普天之下:儒耶對話的脈絡性轉換》,石家莊:河北人民出版社,2006。 (美)魏若望著(John W. Witek),吳莉葦譯,《耶穌會士傅聖澤神甫傳:索隱派思想在中國及歐洲》,鄭州:大象出版社,2006。 (美)史景遷(Jonathan Spence)講演,廖世奇、彭小樵譯,《文化利用與文化類同》,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,1997。 (瑞)孔漢思、秦家懿(Hans Küng and Julia Ching),吳華主譯,《中國宗教與西方神學》,臺北:聯經出版社,1989。 (德)柯蘭霓(Claudia von Collani,)著,李岩譯,《耶穌會士白晉的生平與著作》,鄭州:大象出版社,2009。 (德)萊布尼茲(Gottfried Leibniz)著,梅謙立等譯,《中國近事-為了照亮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》鄭州:大象,2005。 方豪,《中國天主教史人物傳》,北京:宗教文化出版社,2007。 李天綱,《中國禮儀之爭 ── 歷史‧文獻和意義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8。 李天綱,《跨文化的詮釋:經學與神學的相遇》,北京:新星出版社,2007。 吳莉葦,《當諾亞方舟遭遇伏羲神農 ── 啟蒙時代歐洲的中國上古史論爭》,北京: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,2005。 卓新平,《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的相遇、求同與存異》,香港: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,2007。 徐宗澤編,《明清間耶穌會士譯著提要》,臺北:臺灣中華書局,1958。 章雪富,《基督教的柏拉圖主義》,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,2001。 黃一農,《兩頭蛇: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8。 黃進興,《優入聖域》,台北:允晨文化,1994。 黃進興,《聖賢與聖徒》,台北:允晨文化,2001。 戚印平,《遠東耶穌會史研究》,北京:中華書局,2007。 羅光著,《教廷與中國使節史》,臺北:傳記文學出版社,1983。 陳方中、江國雄,《中梵外交關係史》,臺北:臺灣商務印書館,2003。 劉耘華,《詮釋的圓環 ── 明末清初傳教士對儒家經典的解釋及其本土回應》,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,2005。 (三) 中文論文 (荷)許理和(Erik Zürcher),〈跨文化想像:耶穌會士與中國〉,載李熾昌等編,《文本實踐與身份辨識:中國基督徒知識分子的中文著述 1583-1949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5,頁1-15。 (德)科拉妮,吳莉葦譯,〈喀巴拉在中國〉,載《清史譯叢》第三輯,北京: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,2005,頁23-51。 方豪,〈十七八世紀來華西人對我國經籍之研究〉,載《方豪六十自定稿》,台北:方豪發行,1969,頁185-202。 方豪,〈明末清初天主教適應儒家學說之研究〉,載《方豪六十自定稿》,台北:方豪發行,1969,頁203-254。 古偉瀛,〈明末清初耶穌會士對中國經典的詮釋及其演變〉,載《台大歷史學報》第25期(2000.6),頁85-117。 李真,〈劉凝與《覺斯錄》〉,《國際漢學》第十七輯(2009,鄭州),頁184-195。 李天綱,〈嚴謨的困惑:18世紀儒家天主教徒的認同危機〉,載李熾昌等編,《文本實踐與身份辨識:中國基督徒知識分子的中文著述 1583-1949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5,頁156-182。 杜石然、韓琦,〈17、18世紀法國耶穌會士對中國科學的貢獻〉,《科學對社會的影響》,1993年第3期(No. 167),頁55-64。 祝平一,〈經傳眾說 ── 馬若瑟的中國經學史〉,載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》,78.3 (2007.9),頁435-472。 祝平一,〈金石盟 ── 〈御製天主堂碑記〉與清初的天主教〉,載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》,75.2 (2004.6),頁389-421。 許明龍、韓琦,〈康熙的洋欽差 ── 白晉〉,載許明龍主編《中西文化交流先驅》,北京:東方出版社,1993,頁174-189。 張昭軍,〈「先入之見」與「自以為是」:清前期來華傳教士對程朱理學的跨文化詮釋〉,載黃愛平等編《西學與清代文化》第三編,北京:中華書局,2008,頁286-297。 韓琦,〈康熙朝法國耶穌會士在華的科學活動〉,《故宮博物院院刊》,1998年第2期(總第80期),頁68-75。 韓琦,〈科學與宗教之間:耶穌會士白晉的《易經》研究〉,載陶飛亞等編《東亞基督教再詮釋》,香港: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,2004,頁413-434。 韓琦,〈再論白晉的《易經》研究〉,載榮新江等編《中外關係史-新史料與新問題》,北京:科學出版社,2004,頁315-323。 韓琦,〈白晉的《易經》研究和康熙時代的「西學中源」說〉,《漢學研究》,第十六卷第一期(1998.6),頁185-201。 韓琦,〈從《明史》曆志的纂修看西學在中國的傳播〉,載劉鈍等編,《科史薪傳——慶祝杜石然先生從事科學史研究40周年學術論文集》,瀋陽:遼寧教育出版社,1997,頁61-70。 韓琦,〈張星曜與《欽命傳教約述》〉,載於:Sino-Western Cultural Relations Journal, XXII(2000), pp.1-10. 羅麗達,〈白晉(Joachim Bouvet)研究《易經》史事稽考〉,《漢學研究》,第十五卷第一期(1997.6),頁173-185。 潘鳳娟,〈從西學到漢學:中國耶穌會與歐洲漢學〉,載《漢學研究通訊》,27.2(總106期),2008,頁14-26。 (四) 西文論著 Bouvet, Joachim, The History of Cang-Hy The Present Emperour of China Present to the Most Christian King, London, Print for F. Coggan, in the Inner-Temple-Lane, MDCXCIX(1699). Hsia, Florence C., Sojourners in a Strange Land: Jesuits & Their Scientific Miss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, Chicago: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, 2009. Mungello, David E., Curious Land: Jesuit Accommodation And The Origins of Sinology. Honolulu: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, 1989. Rule, Paul A., K’ung-tzu or Confucius? The Jesuit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ism. Sydney, London and Boston: Allen&Unwin, 1986. (五) 西文論文 Heeren, John J., “Father Bouvet's Picture of Emperor K'ang-hi,” Asia Minor, No.7 (1932), pp. 556-572. Lackner, Michael, “Jesuit Figurism,” in Thomos H. Lee ed., China & Europe: Images and Influences in Sixteenth to Eighteen Centuries, Hong Kong: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, 1991, pp. 129-149. Mungello, David, “Unearthing the Manuscripts of Bouvet’s Gujin after Nearly Three Centuries,” Chinese Mission Studies(1550-1800) Bulletin, 10(1988), pp.34-61. Mungello, David, “Sinological torque: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preoccupations on seventeenth-century missionary interpretations of Confucianism,”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, 28:2 (1978), pp.123-141. Mungello, David, “The Reconciliation of Neo-Confucianism with Christianity in the Writings of Joseph de Prémare, S. J.,”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, 26:4(1976), pp.389-410. Mungello, David, “Malebranche and Chinese Philosophy,”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, 41.4 (1980), pp.551-578. Rowbotham, Arnold H., “The Jesuit Figurists and Eighteenth-Century Religious Thought,”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, 17.4 (1956), pp. 471-485. Rule, Paul A., “The Jesus of the "Confucian Christians"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,” in The Chinese face of Jesus Christ, vol.2, ed. Roman Malek, Sankt Augustin : Institut Monumenta Serica and China-Zentrum, 2003, pp.499-516. Standaert, Nicolas, “Methodology in View of Contact Between Cultures: The China Case in the 17th Century,”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,《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專文報告系列》11期,CSRCS Occasional Paper No.11, 2002. Swiderski, Richard M., “Bouvet and Leibniz: A Scholarly Correspondence,” Eighteenth-Century Studies, 14.2 (Winter, 1980-1981), pp. 135-150. Von Collani, Claudia, “Figurism,” in Handbook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, 635-1800, ed. Nicolas Standaert, Leiden, Boston, and Köln: Brill, 2001, pp. 668-679. Von Collani, Claudia, “Jesus of the Figurists,” in The Chinese face of Jesus Christ, vol.2, ed. Roman Malek, Sankt Augustin, Nettetal: Jointly published by Institut Monumenta Serica and China-Zentrum, 2003, pp. 553-582. Witek, John, “The Transmission of a Comparison: Father Joachim Bouvet’s View of the K’ang-His Emperor and Louis XIV,” in 《紀念利瑪竇來華四百週年中西文化交流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》,臺北:輔仁大學出版社,1983,頁841-862。 Zürcher, Erik, “From Jesuit Studies to ‘Western Learning’,” in Europe Studies China Papers from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Sinology, ed. John Cagley and Ming Wilson, London: Han-shan Tang Book, 1995, pp.264-279. (六) 學位論文 于明華,〈清代耶穌會士索隱釋經之型態與意義 ─ 以馬若瑟為中心〉,南投:國立暨南大學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,2003。 潘志群,《清初的統治正當性問題》(台北: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,2004)。 陳詩雯,〈十七世紀中西知識體系的相遇 ─ 以康熙皇帝為中心的探討〉,臺北: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,2010。 |